您好,辉胜欢迎您的到来!
农药登记资料授权网

可靠.便捷.省钱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行业快讯 > 植保资讯行业快讯
因地制宜抓好水稻生长前期病虫监测与防控工作
发布时间:2023/6/25    发布者:北京辉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

据调查,今年丘陵、沿江、沿海、淮北部分地区二化螟及苏南、沿江、沿海部分地区大螟灯下虫量较高,近期将迎来一代二化螟卵孵高峰;随着小麦田陆续收割,灰飞虱也将集中转移至秧田,虫量会进一步上升;沿海、丘陵等地稻瘟病感病品种比例高,苗叶瘟流行风险大。各地需加强监测,因地制宜做好重要病虫预防控制工作。

1发生情况分析

1.1一代螟虫

冬后全省二化螟、大螟亩平均残留活虫量为141头、17头,与去年相近。二化螟冬后残留虫量高的地区主要在淮北及丘陵、沿江地区,其中淮北地区亩残留活虫量大多在500头以上,东海、灌云分别达1,260、985头;丘陵、沿江部分地区达200~500头,仪征、邗江分别达471、495头,其他大部分地区在100头以内。大螟在苏南、沿江、沿海部分地区亩残留活虫量较高,达100~200头,其他地区大多在10~30头。今年二化螟、大螟灯下分别于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、4月底至5月中下旬出现多个发蛾高峰,峰期单灯诱虫量二化螟普遍在100~300头,丘陵、沿江、沿海及淮北局部达500~1,000头;大螟普遍在100~200头,苏南、沿江、沿海局部达300~800头;灯下虫量普遍为去年同期的1.5~3倍。并且,二化螟、大螟发蛾时间均较长,拉长了为害周期。近期各地秧田普查,二化螟以卵块为主,每亩平均卵块数3~20块,丘陵、沿海及淮北较高达100~300块,局部杂交稻秧田累计落卵量达800~1,000块,近期将陆续进入孵化高峰,金湖等地已零星查见枯鞘,预计6月中下旬二化螟将在秧田及早栽本田为害,为害持续时间长。

1.2灰飞虱

近期随着小麦收割,秧田虫量增长快,淮北、沿江、丘陵部分地区虫量较高,徐州6月上旬普查,秧田虫田率84.7%,平均亩虫量为1.7万头,略低于去年同期,武进、句容、丹徒、泰兴、通州等地近期系统调查,秧田亩虫量分别为5.6、6.5、4、3.8、2.9万头,其他地区亩虫量大多在0.1万~1万头,总体与去年及常年相近。灰飞虱虫量高的田块,不仅会造成秧苗黄化,还存在传毒风险。

1.3稻瘟病

全省目前尚未查见苗瘟。但全省易感稻瘟病品种种植面积较大,苗期如果遇上阴雨、多雾露等适宜天气,苗瘟极易流行,特别是覆盖无纺布、防虫网的旱育、机插秧池高湿、寡照环境常导致急性苗瘟的发生。

2防治意见

今年我省水稻螟虫虫量高,灰飞虱虫量回升快,稻瘟病感病品种比例高,下一阶段,随着我省从南至北渐次入梅,阴雨天气增多,气候条件还将有利于“两迁”害虫的大量迁入以及稻瘟病的发生发展。为有效控制水稻生长前期病虫危害、压低中后期发生基数、打牢秋粮丰收基础,各地要切实抓好监测和防治工作。

2.1加强监测调查

要紧扣“面广、量足、质高”要求,集聚基层植保人员力量,加大面上普查调查覆盖面,强化系统调查分析,准确研判病虫发生趋势,为防治决策提供依据。要加强与栽培、气象等方面专家的协作会商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。

2.2科学组织防控

秧苗期及栽插早期要根据不同类型田块、不同病虫的发生情况,抓住用药适期,打好“送嫁药”,以一代螟虫及灰飞虱为主,兼顾秧苗期稻瘟病、稻蓟马等病虫防控。要坚持“把准适期、达标防治、绿色防控”的原则,根据当地病虫抗性水平,选择对病虫抗性水平低、效果好的生物药剂及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,螟虫可选择乙基多杀菌素、多杀霉素、氯虫苯甲酰胺、甲氧虫酰肼、阿维菌素、茚虫威等单剂或复配剂,灰飞虱可选择吡蚜酮、呋虫胺、烯啶虫胺、三氟苯嘧啶等单剂或复配剂,稻瘟病可选择春雷霉素、三环唑、稻瘟酰胺、吡唑醚菌酯等单剂或复配剂。

2.3做好服务指导

要结合“科学用药进万家”行动、“虫口夺粮”促丰收创新高行动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控“百千万”技术指导行动等专题行动,开展科学用药、绿色防控技术培训,提高群众防治的科学性。针对不同类型田块,要加大分类指导力度,确保农户适期用药、科学防治,保障家蚕、水产品生产安全,同时加大农药使用和包装废弃物回收的指导,落实防护措施,防止中毒中暑事故。通过多种媒体媒介,开展技术宣传,确保技术到户到田。

2.4推进绿色防控

要加大生态调控、理化诱杀、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控措施的推广应用,广泛开展绿色防控基地建设,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提升防效,促进农药减量增效。要积极组织和指导防治服务组织,开展多种形式的统防统治,全面提高防控效果和效率。

 

来源:江苏省植保植检站、江苏省水稻产业技术体系绿色防控创新团队、江苏省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专家指导团队